1、(2011·吉林实验一模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1—5题
平阳侯曹参者,沛人也。秦时为沛狱掾,而萧何为主吏,居县为豪吏矣。参始微时,与萧何善;及为将相,有郤。至何且死,所推贤唯参。参代何为汉相国,举事无所变更,一遵萧何约束。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,重厚长者,即召除为丞相史。吏之言文刻深,欲务声名者,辄斥去之。日夜饮醇酒。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,来者皆欲有言。至者,参辄饮以醇酒,间之,欲有所言,复饮之,醉而后去,终莫得开说,以为常。
相舍后园近吏舍,吏舍日饮歌呼。从吏恶之,无如之何,乃请参游园中,闻吏醉歌呼,从吏幸相国召按之。乃反取酒张坐饮,亦歌呼与相应和。
参见人之有细过,专掩匿覆盖之,府中无事。
参子窋为中大夫。惠帝怪相国不治事,以为“岂少朕与”? 乃谓奋曰:“若归,试私从容问而父曰:‘高帝新弃群臣,帝富于春秋,君为相,日饮,无所请事,何以忧天下乎?’然无言吾告若也。”奋既洗沐归,闲侍,自从其所谏参。参怒,而笞窋二百,曰:“趣入侍,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。”至朝时,惠帝让参曰:“与窋胡治乎? 乃者①我使谏君也。”参免冠谢曰:“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?”上曰:“朕乃安敢望先帝乎!”曰:“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?”上曰:“君似不及也。”参曰:“陛下言之是也。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,法令既明,今陛下垂拱,参等守职,遵而勿失,不亦可乎?” 惠帝曰:“善。君休矣!”参为汉相国,出入三年。卒,谥懿侯。子窋侯。百姓歌之曰:“萧何为法,顜②若画一;曹参代之,守而勿失。载其清净,民以宁一。”
太史公曰: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,以与淮阴侯俱。及信已灭,而列侯成功,唯独参擅其名。参为汉相国,清静极言合道。然百姓离秦之酷后,参与休息无为,故天下俱称其美矣。
[注]①乃者:往日,上次。②顜(jiǎng):明确。
1.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:授予官职
B.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按:处置
C.趣入侍,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:以……为兴趣
D.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:通“罹”,遭受
2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( )
A.至何且死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
B.吏之言文刻深,欲务声名者 参见人之有细过
C.乃反取酒张坐饮 乃请参游园中
D.秦时为沛狱掾 参 代何为汉相国
3.下列各组句子中,均表明曹参“清净无为”的一组是 ( )
①举事无所变更,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,重厚长者
③至者,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
⑤亦歌呼与相应和
A.①②③ B.②③⑤ C.①③⑤ D.②④⑤
4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,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。
B.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,怀疑是轻视自己,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。
C.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,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,办事无所变更,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。
D.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,跟萧何交好;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,一个做了相国,有了深交。萧何在临终时,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。
5.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(8分)
①吏之言文刻深,欲务声名者,辄斥去之。
②乃请参游园中,闻吏醉歌呼,从吏幸相国召按之。
答案:1.C(趣,赶快)2.D(都是动词“做、当”的意思)
3.C(②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④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)
4. D(“有了深交”错,原文是“有郤,即“两人有了隔阂”)
5.(1)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,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,就斥退撵走他们
(2)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,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、狂呼乱叫的声音,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
参考译文
平阳侯曹参,沛县人。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,萧何做主吏,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。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,跟萧何关系很好;等到各自做了将军、相国,便有了隔阂。到萧何临终时,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,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,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。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,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。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,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,就斥退撵走他们。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。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曾参不理政事,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。可是这些人一到,曾参就立即拿美酒蛤他们喝,过了一会儿,有的人想说些什么,曹参又让他们喝酒,直到喝醉后离去,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,如此习以为常。
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,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,大呼小叫。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,但对此也无可奈何,于是就请曾参到后园中游玩,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、狂呼乱叫的声音,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。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,并且也高歌呼叫,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。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,总是隐瞒遮盖,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。
曹参的儿于曹奋做中大夫。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,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由己,于是对曹窋说:“你回家后,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悦:‘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,皇上又很年轻,您身为相国,整天喝酒,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,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?’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。”曾 假日休息时回家,闲暇时陪着父亲,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。曹参听了大怒,打了曹 二百板子,说:“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,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。”到上朝的时候,惠帝责备曹参说:“对曹为什么要惩罚呢?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。”曹参脱帽谢罪说:“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,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?”惠帝说:“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!”曹参说:“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?”惠帝说:“您好像不如萧何。”曹参说:“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。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,法令已经明确,如今陛下垂衣拱手,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,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,不就行了 吗?”惠帝说:“好。您休息去吧!”曹参做汉朝相国,前后有三年时间。他死了以后,被谥为懿侯。曹参之子曹 接替了他父亲的候位。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;“萧何制定法令,明确划一;曹参接替萧何为相,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。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,百姓因而安宁不乱。”
太史公说: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,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。等到韩信被消灭,列侯成就的战功,惟独曹参据有其名。曹参作为汉朝相国,极力主张清净无为,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。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,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,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。
2、(2011·皖南八校联考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1~4题。
武儒衡,字庭硕。才度俊伟,气直貌庄,言为妄,与人交友,终始不渝。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,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,以望其知。而儒衡谒见,未尝辄易所好,但与之正言直论,余庆因亦重之。
宪宗以元衡横死王事,尝嗟惜之,故待儒衡甚厚。累迁户部郎中。十二年,权知谏议大夫事,寻兼知制诰。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,剥下以媚上,无敢言其罪者。儒衡上疏论列,镈密诉其其事,帝曰:“勿以儒衡上疏,卿将报怨耶!”镈不复敢言。
儒衡气岸高雅,论事有风彩,群邪恶之。尤为宰相令狐楚所忌。元和末年,垂将大用,楚畏其明俊,欲以计沮之,以离其宠。有狄兼谟者,梁公仁杰之后,时为襄阳从事。楚乃自草制词,召狄兼谟为拾遗,曰:“朕听政余暇,躬览国书,知奸臣擅权之由,见母后窃位之事。我国家神器大宝,将遂传于他人。洪惟昊穹,降鉴储祉,诞生仁杰,保佑中宗,使绝综维更张,明辟乃复。宜福胄胤,与国无穷。”乃兼谟制出,儒衡泣诉于御前,言其祖平一在天后朝辞荣终老,当时不以为累。宪宗再三抚慰之,自是薄楚之为人。然儒衡守道不回,嫉恶太甚,终不至大任。寻正拜中书舍人。时元稹依倚内官,得知制诰,儒衡深鄙之。会食瓜阁下,蝇集于上,儒衡以扇挥之曰:“适从何处来,而遽集于此?”同僚失色,儒衡意气自若。迁礼部侍郎。长庆四年卒,年五十六。 选自《旧唐书》(卷一百五十八)
1.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,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故待儒衡甚厚 厚:优待
B.群邪恶之 恶:讨厌
C.当时不以为累 累:劳苦
D.儒衡深鄙之 鄙:轻视
2.下列各项中,均能表现武儒衡具有“性格耿直”的一组是 ( )
①未尝辄易所好 ②儒衡上疏论列
③论事有风彩 ④宜福胄胤,与国无穷
⑤欲以计沮之 ⑥同僚失色,儒衡意气自若
A.①②⑥ B.③④⑤ C.①②⑤ D.①③⑥
3.下列对文章的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为了整肃朝纲,武儒衡论事不避权贵,这是他的可贵之处。但因为他喜欢向皇帝告密而被同僚忌恨。
B.宪宗准备重用武儒衡,令狐楚害怕他的明智俊异,便想方设法阻挠,以离间皇帝对武儒衡的宠信。
C.皇甫镈向皇帝的“报怨”有报复武儒衡的意图,但在宪宗识破并当面提出批评后,就不敢再说了。
D.令狐楚荐用狄兼谟,用意是以武氏篡权影射儒衡。武儒衡便向宪宗祖上武平一隐退之事来应对。
4.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10分)
(1)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,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,以望其知。(4分)
译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然儒衡守道不回,嫉恶太甚,终不至大任。(2分)
译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3)会食瓜阁下,蝇集于上,儒衡以扇挥之曰:“适从何处来,而遽集于此?”(4分)
译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答案:1.C(累:牵连)(3分)
2.A(⑧说的是武儒衡的才能;④是令孤楚擅自起草制诰;⑤说的是令孤楚欲陷害武儒衡)(3分)
3.A(喜欢向皇帝告密与文意不符)(3分)
4.宰相郑余庆不爱华丽整洁,后辈中拜访他的人大都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,以此希求得到他的知遇。(句子通顺1分,每个要点1分,共4分。)
(2)但武儒衡守正道而不改变,过分嫉恶如仇,所以最终也没有被重用。(每个要点1分,共2分。)
(3)恰巧在官署吃瓜,有苍蝇落在瓜上面,武儒衡用扇子驱赶着苍蝇说:“刚从什么地方来,却急忙聚集在这里?”(句子通顺1分,每个要点1分,共4分。)
文言文参考译文:
武儒衡,字庭硕,才能出众,为人正直相貌端庄,不妄发言论,与人交友,始终不渝。宰相郑余庆不爱华丽整洁,后辈中拜访他的人大都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,以此希求得到他的知遇。而武儒衡前去谒见时,未曾随意改变自己的爱好,只和郑余厌正言直论,郑余庆因而也推重他。
宪宗因武元衡为国事而惨死,曾经为之叹惜,所以对待武儒衡很优厚。多次升迁任户部郎中。十二年,暂时掌管谏议大夫事,不久兼任知制诰。皇甫鎛以宰相领度支,搜刮下面来讨好上面,没人敢陈述他的罪状。武儒衡上奏议论,皇甫鎛暗地向皇上诉说此事,皇上说:“不要因为武儒衡上奏议论于你,你就进行抱怨啊!”皇甫鎛不敢再说了。
武儒衡气质高雅,谈论事情有风度,一些不正派的人憎恨他,尤其被宰相令孤楚妒忌。元和末年,宪宗准备重用武儒衡,令孤楚害怕他的明智俊异,便想方设法阻挠,以离间皇帝对他的宠信。有个叫狄兼谟的人,是梁公狄仁杰的后代,这时在襄阳任从事。令孤楚就擅自起草制诰,召狄兼谟入朝任拾遗,制诏说:“朕处理政务空闲时,亲自阅览本朝史书,懂得了奸臣专权的原因,看到武则天窃取朝政的事情,国家的皇帝宝位,将要传给他人之手。苍天博大,明鉴而降福于皇储,诞生了狄仁杰,让他保佑中宗,使断了的纲纪再次伸张,明君于是得以恢复。应当福佑他的后代,使其与国家同命运而直到永远。”等到任命狄兼谟的制诏发出,武儒衡在皇帝面前哭诉不已,说自己的祖父武平一在天后朝因年老而辞官退隐,当时也没受到牵连。宪宗再三安慰他,从此开始鄙视令孤楚的为人。但武儒衡守正道而不改变,过分嫉恶如仇,所以最终也没有被重用。不久正式拜授为中书台人。这时元稹依靠宦官的支持,得到知制诰一职武儒衡特别鄙视他。恰巧在官署吃瓜,有苍蝇落在瓜上面,武儒衡用扇子驱赶着苍蝇说:“刚从什么地方来,却急忙聚集在这里?”在座的同僚惊慌变色,武儒衡却神态自如。后改任礼部侍郎。长庆四年去世终年五十六岁。
3、(2011·随州市9月调研)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1~3题。(20分)
沧浪亭记
(宋)苏舜钦
予以罪废,无所归,扁舟南游,旅于吴中,始僦①舍以处。时盛夏蒸燠②,土居皆褊狭,不能出气。思得高爽虚辟之地,以舒所怀,不可得也。
一日过郡学,东顾草树郁然,崇阜广水,不类乎城中。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,东趋数百步,有弃地,纵广合五六十寻,三向皆水也。杠③之南,其地益阔,旁无民居,左右皆林木相亏蔽。访诸旧老,云钱氏有国,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。坳隆胜势,遗意尚存。予爱而徘徊,遂以钱四万得之,构亭北碕④,号“沧浪”焉。前竹后水,水之阳又竹,无穷极。澄川翠榦⑤,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,尤与风月为相宜。
予时榜小舟,幅巾以往,至则洒然忘其归。觞而浩歌,踞而仰啸,野老不至,鱼鸟共乐。形骸既适则神不烦,观听无邪则道以明。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,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,隔此真趣,不亦鄙哉!
噫!人固动物⑥耳。情横于内而性伏,必外寓于物而后遣。寓久则溺,以为当然;非胜是而易之,则悲而不开。惟仕宦溺人为至深。古之才哲君子,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;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。予既废而获斯境,安于冲旷,不与众驱,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,沃然有得,笑闵万古。尚未能忘其所寓目,用是以为胜焉!
[注]①僦(jiù):租赁。②燠(yù):热。③杠:小桥。④碕(qí):曲折的河岸。
⑤榦(gàn):树干。⑥动物:受外物影响而感动。
1.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每小题3分,共12分)
(1)予以罪废,无所归。
(2)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。
(3)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,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。
(4)情横于内而性伏,必外寓于物而后遣。
2.“隔此真趣,不亦鄙哉!”中的“真趣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?(4分)
3.从“予既废而获斯境,安于冲旷,不与众驱”一句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观?(4分)
答案:1.(1)我因为获罪而被罢去官职,无处可去(没有归依的地方)。(3分,得分点:以,因为;废,被罢黜、被罢去官职;所归,归依的地方、去的地方。)
(2)靠近水边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(3分。得分点:并,与…一起,并列,并排;微,小;介词结构后置句)
(3) 回过头来反思以前动荡的名利场,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。(3分。得分点:向,从前;锱铢,细小;磨戛,碰撞,此处可意译为“计较”)
(4)情感充塞在内心,性情压抑,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。(3分。得分点:横,充溢、充满;伏,隐藏,隐匿,也可理解为“压抑”;寓,寄托。)
2.享受自然胜景的乐趣;远离官场、心灵获得净化的乐趣;安于冲淡旷远生活的乐趣(4分。答对一点给2分,答对两点即得求是)
3.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被贬,但能获得这样的胜境,让自己能够安于冲淡旷远,不需与世俗同流合污,就可以超越自我,战胜自我,享受美好人生(2分)。反映了作者超脱尘俗、旷达乐观的人生观(2分)。
参考译文:
我因为获罪而被罢去官职,无处可去,乘小船南游,在苏州旅居。起初租了一间房子来居住,时值盛夏非常炎热,当地人的房子都很狭小,通风不好,我想要找一块高朗清爽空旷开阔的地方来舒展心胸,却不能办到。
一天路过官学,向东看,草、树郁郁葱葱,土山隆起水面宽阔,不像城里。靠近水边在繁花修竹之中找到一条小径,向东走数百步,有一块荒地,方圆约五、六十寻,三面环水。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,旁边没有民房,四周林木环绕遮蔽,询问年老的人,说:“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。”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盛况。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,于是就用四万钱购得,在北面的曲岸上构筑亭子,命名为“沧浪”。前面是竹后面是水,水的北面又是竹林,没有穷尽。澄澈的小河,翠绿的竹子,水光竹影映照在门窗之间,配上清风明月更显优美雅致。
我常常乘着小船,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中游玩,洒脱得忘记回去,或把酒长歌,或仰天长啸,此处人迹罕至,只与鱼、鸟同乐。身体舒适了,心情就不再烦躁;看到的、听到的没有邪恶,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。回过头来反思以前动荡的名利场,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,同这样的情趣相隔绝,不是太鄙陋了吗!
唉!人本来就易受到外物影响而感动。情感充塞在内心,性情压抑。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。情感在某个事物上停留太久就会使人沉溺,以为它是理所当然;假如找不到能够胜过它的事物来代替,就会陷入悲苦境地不能解脱。只有仕宦之途、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,自古以来,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,这都是因为没有悟出用来超越自我的方法。我在被贬之后却获得这样的胜境,安于冲淡旷远,不与众人一道钻营,因此又能够在内外得失的本源方面得到很多感受,对古往今来那些争名夺利的人感到可笑可怜。我之所以还未能忘怀于所见之物,是因为要用它作为战胜自我的力量。